品质课程梅花课程八赏梅花写梅花
一场冬雪降临,美丽的颐小校园银装素裹。“哇,真美!”“快看,这颗梅花树花开得真多!”“老师,我们的校园里都是黄色的蜡梅,科学老师说梅花还有粉色的、红色的。”“老师,我可以摘一朵仔细的看看它的结构吗?”此时的墨耕园里,比平日多了几分欢笑和喜悦。五六班的孩子们在语文老师周先梅的带领下,正在观赏雪后的梅花,面对一颗颗屹立于雪中的梅花树,面对一朵朵或绽放、或含苞的梅花,孩子们喜形于色,或伸出小手摸摸它娇艳的花瓣,或凑上去闻闻它四溢的芬芳,或小声的探讨它独特的形状……很显然,科学课堂上的梅花盛宴给孩子们带来的是科学常识的积累,而生活的课堂赋予他们的则是更加丰富的体验。“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切知识的来源都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一次简单的赏花体验,给孩子们带来的不仅是知识的储备,更是源于生活的丰富感受。
与此同时,五七班史伊娜老师的一节梅花习作课程也正在如火如荼的展开,史老师引导孩子们结合科学课的所学,从梅花的故事入手,带着孩子们品读传统文化中的梅花精神,感受梅花的高洁、清雅、不屈不挠。之后,又引导孩子们将眼光回归生活,共同交流身边的梅花和有着梅花品质的人或事。一番热烈的交流讨论之后,孩子们的笔下一篇篇梅花应运而生。从科学的认识梅花,到生活中体验梅花,再到习作的抒写梅花,孩子们对梅花的认知从知识内化到感受体验再到外化输出的过程是一个如此清晰的展示,如果一定要给品质课程一个定义,我想对于孩子们来说,没有什么比这个学习体验输出的过程更具有说服力,更具有感染力,更具有表现力。
毛主席曾在他的《卜算子咏梅》一词中这样写道“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我想,孩子们成长过程中的小小体验,一定会给他们将来的生活带来意想不到的影响,或许若干年后,小小的梅花会成为人生道路上的航标灯,指引着他们前进的方向。
图文:周先梅
审核:盛爱荣责编:王素珍编辑:吴晨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