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节气与茶诗写梅花月,茶煎谷雨春
.4.20三月初九?周二
谷●雨
左河水
雨频霜断气清和
柳绿茶香燕弄梭
布谷啼播春暮日
栽插种管事诸多
谷雨
风俗
阳羡茶
阳羡雪芽
谷雨,二十四节气的第六个节气,也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顾名思义,谷雨即是播谷降雨之义,虽然和雨水节气同样有个“雨”,只是相较于雨水节气时的乍暖还寒,谷雨时节过后却是一副“杨花落尽子规啼”的暮春气象了~
谷雨
风俗
阳羡茶
阳羡雪芽
食香椿
谷雨时节,北方有食香椿的习俗。我国是世界上唯一将香椿入菜并培植的国家,谷雨时节正好是香椿上市的最佳时节,此时的香椿香醇爽口,具有补阳滋阴、提高免疫力的功效,而错过这个时候,椿芽便会干老而难以食用~
走谷雨
古时有“走谷雨”的风俗,谷雨这天青年妇女走村串亲,有的到野外走一圈就回来。寓意与自然相融合,强身健体。
采茶
明代许次纾在《茶疏》中谈到采茶的时节:“清明太早,立夏太迟,谷雨前后,其时适中。”谷雨是采茶的时节,民间谚云“谷雨谷雨,采茶对雨”。谷雨前采摘的茶细嫩清香,味道最佳,故谷雨品新茶,相沿成习。喜爱香茗的文人雅客有诸多诗句咏之。唐昭宗时户部侍郎陆希声《茗坡》:“二月山家谷雨天,半坡芳茗露华鲜。春醒酒病兼消渴,惜取新芽旋摘煎。”
江苏紫砂陶都宜兴古称阳羡,阳羡的茶在唐代为上品,谷雨前所采之茶更为名贵。
谷雨
风俗
阳羡茶
阳羡雪芽
阳羡茶产于江苏宜兴的唐贡山(茶山)、南岳寺、离墨山、茗岭等地。阳羡茶以汤清、芳香、味醇的特点而誉满全国。历史悠久,自古享有盛名,许次纾在《茶疏》中写道:“江南之茶,唐人首重阳羡。”阳羡茶始于东汉,盛于唐,茶条形紧直峰苗,色翠显毫,沏泡后,汤色清澈,清香淡雅,沁人肺腑。
阳羡茶不仅深受皇亲国戚的偏爱,而且得到文人雅士的喜欢。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中写道“天子未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
谷雨
风俗
阳羡茶
阳羡雪芽
宜兴茶区第一代、第二代名茶阳羡茶、罗介茶在唐明两代空前辉煌,但贡茶制度的缺陷使贡茶跌宕起伏,无法长期稳定发展,被历史风尘湮没,被世人遗忘,到清代宜兴贡茶已失传,茶叶也荒芜殆尽。
年,为恢复宜兴茶叶历史盛名,在茶叶界学者张志澄倡议、主持下,根据苏轼“雪芽我为求阳羡,乳水君应饷惠山”之句,重新定型、定工艺,于年创制成功阳羡雪芽,阳羡雪芽属宜兴第三代名茶代表。
阳羡雪芽条索紧直有锋苗,色泽翠绿显毫。香气清雅,滋味鲜醇,汤色清澈明亮,叶底嫩匀完整。
冲泡方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