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哄抢不是道德问题

 

年2月,一辆装载着价值百万的日用品洗涤剂的大货车,在在重庆綦江境内高速路发生车祸,附近的村民涌入高速路上哄抢散落的货物,气得两位受轻伤的司机大喊:“活抢人了??”。

货车一翻,一哄而上,抢个精光,有一种哄抢叫中国式哄抢。不要再把中国层出不穷的哄抢事件往道德上靠,这不过是为法律缺席扯的一幅遮羞布。

文/小新

你知道这是违法的吗?

抢“烤鸭”,这是中国式哄抢事件最新的段子。就在11月3日,一辆运载数万只冻鸭的货车在安徽庐江境内的高速公路上突然失火,大火被扑灭后,成箱的冻鸭在大火中成了“烤鸭”。清理过程中,不少鸭子被扔到高速路桥下方,附近村民纷纷捡拾。辖区派出所和当地镇政府赶紧劝阻民众,抢“烤鸭”须谨慎,因为这是被车祸烤熟的冻鸭,食品安全有问题。

“烤鸭”不能放过,棉花也“在劫难逃”。10月30日,一辆满载棉花的货车连霍高速洛阳市段起火燃烧。救火过程中,附近的村民一哄而上对棉花大抢出手,有些甚至不顾阻拦,将正在燃烧的棉花抱走。

近期连续发生的哄抢事件,再度把这种陋习摆在公众面前。过去总有一些舆论为哄抢行为签发道德、素质的诊断书,仿佛只靠道德教化就能制止陋习。但当我们真正走近这些事件,寻找共性特点,追溯历史源流,却发现,正是法律的缺失让哄抢成为代价极低的违法行为。

从央视制作的哄抢地图看,事件遍及全国18个省份,中国式哄抢名符其实。

五花八门的哄抢事件大盘点

抢烤鸭、抢棉花,这都不算个事,让我们看看这些年来被抢过的东西。小新根据网上新闻资料,对过去10年的哄抢事件进行了不完全统计,在已知27起事件中被抢得最多的是水果,共有7起,被抢水果有苹果、梨、祭品水果、葡萄、大枣、橘子、橙子、柚子、芦柑。当然,水果是最容易抢的,拿个筐弄个盆怎么不能搞上一大堆?

年8月23日,在驻马店泌阳县春水镇段,一辆大货车发生倾翻20吨苹果散落在地,司机眼看着苹果被当地村民哄抢。

接下来抢得最多的是动物,总共有5起,油蛤、小鸡、鱼苗、鸽子,还有前面提到的冻鸭。仔细分析这些动物主要以食材为主,比如本来是放生的鸽子,某些群众非说是菜鸽。当然有的新闻还提到过抢牛的,因为无法求证因而没有进入统计。

被抢货品中少不了蔬菜,统计下来共有两起,一车卷心菜和一车冬瓜。蔬菜类似水果,单件价值不大,但像冬瓜这样的,扛起来走也不轻松。饮料被抢的也有两起,一次是啤酒一次是可乐。

其他就是一堆杂项,棉花、钱、鸡蛋、木材、食用油、洗涤用品、菊花、鸡蛋、大米等。

由以上统计,可以总结出三大特点,首先参与人多,从新闻照片看,经常都是附近群众合伙动手;其次被哄抢的大多是小件或者易于搬动的货品;还有就是这些货品单件价值一般不大。

以上特点造成了执法的客观难点,面大、价值难以计算,也往往成为了执法不力的理由。

比如9月29日在浙江哄抢大米事件,某些群众有的开着铲车和卡车前来,其中婶侄俩陈某、谢某最贪心,共抢了多公斤,因为成绩突出,才被警方控制。这个事件最终有十几人被法律制裁,成为近年来为数不多的秋后算账事件,问题就是这样的事例少之又少。

有些哄抢还全家出动,年5月6日上午,内蒙古乌兰察布,一名儿童替家长看着抢到的油。

在27起事件中,抢倾翻货车是最常见的一种,共有20起,运送货物的货车一旦发生车祸,同时又是某些群众“喜闻乐见”的货品,那被抢的可能性就非常高。特别是某些高速公路路段,离警察执勤点比较远,现场难以控制,容易让人钻空子。

其他容易被抢的地点,有灾难现场,比如火灾;有祭祖大典等人群密集场所;还有一些开放式不易管理的空间,如滩涂、果园等等。

在这些事件中,只有少数几起有被执法人员制止或者事后追溯法律责任。比较惊险的是年1月4日,在兰州群众哄抢一车橘子,现场有警察举枪制止。虽然无法完全挽回损失,至少现场得到了控制,让违法行为有所忌惮。

年1月4日,在兰州,某些群众哄抢橘子,现场警察举枪制止。

中国式哄抢八成是老祖宗留下的陋习

面对五花八门的哄抢,人们不禁要问,中国人为何如此酷爱哄抢?

哄抢,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因为一个字“穷”,或者因为一种心理“占便宜”。中国长期处于经济相对不发达的状态,普通百姓也长期物质匮乏。因此从古到今,抢,特别是许多百姓一哄而上、法不责众的哄抢成为一种生存方式。

如果要找源头,在中国很早就有“均贫富”的思想,普遍的仇富心理,使百姓们发明了各种对有产人群吃、抢的手段。

比如“吃大户”,古代遇着荒年,饥民团结在一起到地主富豪家吃饭或夺取粮食,是为“吃大户”,这一现象在冯小刚的电影《》里有所表现。

电影里,地主被“吃大户”的饥民吃成了饥民。

除了“吃大户”还有“吃绝户”,农村里一户人家没有后代,死了之后,那些七大姑八大姨纷纷现身,牵牛扒房,将这户人家家产瓜分一空,再把现金换成酒席,一直吃他几天甚至个把月,总之把人家吃个干净。

“吃大户”、“吃绝户”这种见者有份的原始均贫富方式,还演化出“捡瓜落”、“捡洋落”、“打浮财”等五花八门的手段,核心就是通过不合理、甚至非法的方式占人便宜、发横财。

勇敢智慧、手段丰富的中国人民,有时候胆大起来连皇帝都敢抢。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据记载,当时以满人破落户为首的老百姓在英法联军抢园子前后脚的功夫,把圆明园能搬动的砖瓦都清理个干净。

跟着侵略者抢皇上的园子可能还不算最厉害,年,豫湘桂会战时,国军在豫西撤退,曾遭遇过地方团练和土匪的围攻,一些小股部队连手里的武器都被抢光。

今时今日哄抢点水果、烤鸭,相比起老祖宗来说,那都不叫事。

大清朝的年画,《抢当铺》,描述的是年,义和拳在天津抢当铺的情形,这种哄抢行为可以堂而皇之地通过年画传播。

中国式哄抢如何叫停?

难道那些明显有违法行为的哄抢,官府不管吗?是的,官府真管不了,在古代,大伙一拥而上的哄抢,除非担心激起民变,否则古代官府一般不会进行法律追溯。

从以上哄抢事件分析,也能看出一些端倪,被抢的大多是单件价值不大的小货品,这些东西不容易计算价值,执法部门往往难以对仨瓜俩枣的违法行为有所作为?久而久之,这种习惯传统成了法不责众的行为定式,反正大家一起抢,不拿白不拿。

有人以“破窗效应”解释哄抢民众的心态,窗户打破了如果不被修复,会有更多的窗户被打破,最终导致有人进屋偷盗和抢劫。也就是说,环境会对人们产生某种暗示性和诱导性,可以部分地解释一些人的哄抢心理成因。

无论是哄抢心理还是历史源流,哄抢都明显地是违法行为,在“破窗效应”,特别是没有进一步维持秩序、执法的情况下,这样的行为只会愈演愈烈。

不知何时,对于许多本应归于法律的问题,舆论会轻描淡写地往道德上靠,与此类似的还有跌倒老人是否应该救助,如何救助。如果道德真是可以依靠教化维护,几千年前的孔夫子又何必哀叹礼崩乐坏。当你无法仰望星空的时候,难道还不能依靠法律吗?

法律的归法律,道德的归道德,警察叔叔,该管的事,你们还是要管起来的。

年9月5日,连霍高速公路兰州天一山庄附近路段,一车葡萄倾翻,正在搬运葡萄的群众。

近年哄抢事件不完全统计年11月3日,安徽庐江,一辆火灾货车数万只冻鸭。年10月30日,洛阳市段,一辆车货车的棉花。年9月29日,温丽高速,一车30余吨大米。两人被警方控制。年8月25日,山东滨州沾化区,一倾倒货车价值5万元的小鸡。年8月23日,驻马店泌阳县,一辆倾倒货车20吨苹果。年8月,河北高阳县,亩果园被哄抢。年7月3日,福建惠安东岭,哄抢滩涂养殖油蛤。年4月21日,河南郑州,哄抢拜祖大典的祭品水果。年1月4日,兰州,一车橘子。据悉,现场有警察拔枪制止。年1月13日,四川省广安市,一辆倾倒货车某可乐。年2月5日,上海,民工飞散的元现金,其中元没被追回。年2月7日,祁阳县八宝镇,哄抢火灾中的木材。年3月7日,安徽无为,一农用三轮车近万尾鱼苗。年5月6日,内蒙古乌兰察布,一车柴油。年11月13日,合肥天鹅湖,哄抢放生的几百只鸽子。年1月12日,福建晋江磁灶镇苏垵村路段,一辆倾倒货车的食用油。年2月,重庆綦江境内,一辆倾倒货车价值百万的洗涤用品。年9月5日,兰州天一山庄附近,一辆倾倒货车价值30万元的葡萄。年5月21日,一辆倾倒货车的卷心菜。年7月13日,江西南昌县广福镇荷山村,一辆倾倒货车上10吨冬瓜。年7月12日,兰州兰海高速张家寺,车祸油罐车内16吨柴油。年8月25日,京珠高速石家庄栾城附近,哄抢车祸倾倒的大枣。年11月16日,陕西蓝田县附近,一辆倾倒货车上30多吨各类水果。年11月22日,陕西咸阳,哄抢菊展的菊花。年1月15日,海南海口,货车打翻的成箱啤酒。年5月21日,北京顺义区北务镇,一辆倾倒货车箱鸡蛋。

年1月23日,陕西武功县境内,一辆倾倒货车芦柑。

本文首发于新周刊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dasongcate.com/czzf/1025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