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与橙的交响曲世界上首座跨度超千米的公
“前进1厘米,往东2厘米……下放!”随着吨龙门吊的机器轰鸣,蓝色的桁片缓缓下沉,准确的嵌入两节铁路桥面板之中,标志着沪通长江大桥生产建设进入到如火如荼的大节段总拼阶段。
沪通长江大桥是沪通铁路的关键性控制工程,是集国家铁路、城际铁路、高速公路“三位一体”的桥梁工程,大桥全长米,主跨米,建成后将是世界上首座跨度超千米的公铁两用斜拉桥。大桥工程所用钢材约48万吨,相当于12个“鸟巢”所用钢材;混凝土万立方米,相当于8个国家大剧院的用量。大桥能抵御14级台风,8级地震,10万吨级船舶的撞击。其工程规模之大,施工难度之大,创造了世界桥梁和中国桥梁建设的多个之最,代表着当前中国乃至世界桥梁建设的最高水平。
中铁山桥负责沪通长江大桥主航道桥张家港岸81.5个节间,共计47个节段的的钢桁梁制造工作,设计重量约吨。作为跨度超千米的主航道桥,采用了一系列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新结构、新设备和新工艺。应用了刚度大、行车性能优越的箱桁组合新型结构,Qq高强度钢,两节间全焊接,两节段整体制造架设也均为国内首次采用,体现了世界钢桥结构发展方向。
新结构、新工艺的采用对大桥的生产,架设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使大桥节段钢梁的制造质量和精度更有保障,节约桥址架设时间和架设难度,沪通桥大节段在中铁山桥如皋基地内整体制造完成。与传统桥梁施工相比,工厂化预制生产、拼装,不仅在质量控制、缩短工期的同时,大大减少了现场施工劳动用工。
沪通桥整体节段由桁片、铁路桥面块体、公路桥面块体、横联片体组成,整个总拼工程看起来就好像小朋友“拼积木”一样,但貌似容易实则难度巨大。钢结构体积大而笨重,但安装精度必须达到毫米级,就好似挖掘机开瓶盖,必须稳、准、牢。
沪通桥四大重难点
1、标准的整节段采用两节段全焊结构,连接焊缝要求高,焊接量大,焊接不易控制。
2、整节段之间采用多拼口的高强度螺栓连接,而整节段的全焊设计又造成焊接变形的不易控制,因此,制孔方案就要充分考虑到焊接变形、设备能力、生产工效等综合因素,确定合理方案保证连接精度,这也是该桥的难点之一。
3、整节段规格大、吊重大,其制造必须考虑大吨位起重设备、工装以及地基承载力等,整节段场内转运、下水装船等难题要一一攻克。
4、由于沪通桥主桁杆件轴力超大,钢材屈服强度必须达到兆帕级,传统的、现有的材料很难满足设计要求。因此,大桥采用了新型高强度桥梁钢QqE,该钢材为第六代高强钢,是新开发的钢种,为国内钢桥首次使用,焊接环境要求极为严格。
自项目开工以来,江苏山桥重工高度重视,深入落实关于标准化建设的要求,从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各个层次进行控制,通过开展一系列标准化建设活动,力求实现“工厂化,标准化,信息化”的生产管理模式,对沪通桥项目部、技术部、质检部、钢结构加工厂、预制场等进行统一规划和布置,为项目全面推行施工标准化管理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保证项目的质量和工期,将标准化落到实处,江苏山桥重工采取了多项措施,持续深化推进,将标准化理念内化为施工人员的习惯,做到“让标准成为习惯,让习惯符合标准,让结果达到标准”。
更多新闻
●江苏山桥重工荣获“沪通桥劳动竞赛先进单位”、“十强企业”等荣誉称号
●沪通长江大桥不仅有世界之最,还有诗和远方
●青年的热量,多少卡?
赞赏
长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