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中国山城不可见的故事李燕燕
创作谈
从事实中生发出的非虚构作品
李燕燕
创作《山城不可见的故事》,缘于我偶然认识的一位叫“老王”的“棒棒”。
“棒棒”,这种依据山城重庆特殊地貌而在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盛行的“爬坡上坎挑重担”的“力气行当”,早已随着高楼电梯以及运输的发达日益衰落。“老王”是坚守在繁华的市中心及货运码头“最后的棒棒”中的一员。当时,我正在做一家杂志关于“棒棒”的选题采访,大多数时候,这个群体并没有提供更多的有效信息和线索。可奇妙的是,我与“老王”在不同场合竟频频相遇,经过侧面了解和生活直击,我发现了隐藏在表浅生活下一些令人震惊的真相——“老王”的疯妻与他的姘头住在一起,年长的姘头帮衬着他。细细揭开,却可见农村的痼疾、底层人的抱团取暖、人性本善……
“棒棒老王”看似“颠覆三观”的故事,让我在很长一段时间困惑着:非虚构作品,究竟应为自己而写,还是为读者而写?直到我翻开十几年来的记事本,与那些活生生存在着、却被山城雾气遮蔽的故事直接碰撞,思绪累积,一天清晨望着对面艰难爬坡的密集车流,才突然发觉这个游走了十四年的城市,到今天我还并不熟悉。至此方才悟出,从事实中生发而出的非虚构作品,应该以我的理解和方式,原原本本讲述给我的读者,其中滋味,他们自己去辨析。于是,我开始创作《山城不可见的故事》,“棒棒老王”是其中最早成熟的片段。
有一些事实需要我去回溯。十四年前,我带着祖父与父亲过往生活的谜团,从成都到重庆。我遭遇过的人和事——对家人充满温情的残疾“奸商”、最早入城的“白棒棒”、孤独死去的下岗女工、曾横冲直撞的“7字头”中巴、火锅与小面、“一辈子只哭一次”的女老板、“老王”的秘密、精明的家政工、坚决不回“体制”的出租车司机,明线暗线相连,比如:“白棒棒”们曾参与女老板的艰难创业、家政工变身“小面店老板”、“老王”的姘头也是个家政工、出租车司机竟然知晓我的父辈、出租车司机经营过“7字头”,等等。通过经年往事的回溯,我在序中提出的谜团,相信读者在阅读全文后会找到自己的答案。这些隐藏在山城迷雾中以光影形式存在的枝蔓,最终构建成了一个看似分割、实则完整的故事。
有许多真相需要我去多方探寻。女老板饱含血泪的“时代传奇”,我曾在大山深处的夜晚听当事人亲口讲述,之后顺着她的讲述,去采访了与之相关的人——有从改革开放初期走来的“个体户”,有她的亲人、她曾经的爱人和她的同乡,形成了类此“证据链”的组成;“老王棒棒”,我不仅去了他居住的城中陋巷,亲眼见到“违背道德伦常”的“三人同居”,也走访了其他“棒棒”,甚至到了他的老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