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思维导图告诉你什么是睡眠引导

 

睡眠引导具体指什么?

有位很细心的妈妈根据我的《婴幼儿睡眠全书》整理了“小土5步睡眠引导”的思维导图。

我将这张图分享给大家,也通过这篇,来说说一些大家常遇到的疑问。

为什么是睡眠引导不是睡眠训练?

国外有“sleeptraining”的说法,传统上译成为“睡眠训练”,其实翻译成“训练”这个词并不准确,也会造成焦点的模糊、内涵的曲解。

睡眠的改善可能涉及到,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基础知识的了解,对睡眠状态的观察记录2.对睡眠问题产生原因的排查3.对宝宝需求、作息的了解和梳理

4.改变入睡习惯

传统的“睡眠训练”,主要着眼于改变入睡方式,人们比较容易忽略了更为重要的前3条。

事实上,不少人会发现,试图跳过基础直接“自己睡”,往往过程惨烈,即便有效,也易出现反复。

5步睡眠引导

我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结合中国妈妈们的实践、反馈,总结出的睡眠改善的步骤,称为“小土5步睡眠引导”。

系统通过睡眠引导来降低哄睡负担、增加睡眠时间和提高睡眠质量,希望能令母婴都有更好的状态。

大体的内容包括:

有时间的话请仔细看一下,图中包含的信息

我在睡眠课里面又添加了时间轴进一步的细化了,里面的时间有个体差异,仅供参考:

(图片可以点击放大的)

常见疑问和注意事项

Q:宝宝X天了,什么时候能开始睡眠训练呢?

A:首先,我更建议的是睡眠引导,既然范畴是睡眠引导,那其中包含的内容就比较多,得拆解开来看。

比如第一步的观察孩子,做好作息记录,这个就是很小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开始做的,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如果对宝宝的生活状态一无所知,那么所谓的按需什么都无从谈起。

排查睡眠问题的原因也是比较早期就能开始做的,比如睡眠环境温度是否过高过低?有没有错过睡眠时机,宝宝是生理原因还是习惯因素导致的夜醒等。

而相对规律作息,则和宝宝所处的年龄段息息相关,一些宝宝早在6周左右,夜间的规律开始逐渐形成,小睡的规律形成则相对晚一点,可能是6周-3个月逐渐形成。

对于传统一些的哭泣法应用,“放下走人”那种一般来说需要等到4个月后,那时候宝宝的身体状况相对0-3个月要成熟一些,相对容易判断哭闹的原因。

但相对温和一些的方式,比如迷糊但醒着放下,拍拍之类,尝试的时间是可以更早一些的。

此外也取决于你所面临的睡眠问题,是小睡短?夜醒多?入睡困难?还是其它,哪些更迫切,哪些相对可以缓一缓?

哆嗦这么多,想说的就是其实没有一刀切的标准时间,并不是3个月31天就绝对不可以,也并不是一满4个月就立即可以。

注意观察和了解你的宝宝才是最最重要的。

Q:为什么睡个觉要搞这么复杂?

其实养娃的事情,哪有简单的呢,捧起任何一本育儿百科,那目录都是好多页,光是疾病,可能就分皮肤、消化道、耳鼻喉、胸肺、神经系统等等。

现实的情况就是很多很复杂的,太多问题都可能导致睡眠问题,而归因又没有那么容易。期待简单,一步到位,只能是一厢情愿。

常常有人跟我说,试了不行,我都会追问,你试了几天怎么个试法。

一个长期延续几个月甚至几年的习惯,几天就立马改掉用不反复,现实么?世上也没有一定管用的良方,尤其是对于睡眠来说。

知识储备,耐心和决心,以及执行力,宝宝状态的契合,缺一不可。

结语

今天这个比较短,只是想做个知识的纲领梳理,里面很多小点我都专门写过推送展开讲述过,篇幅缘故这里就不罗列了。

希望大家在着急去行动和改变之前,得心中有数,才能少走弯路。

关于这个号

谢谢







































北京白癜风医院可以治疗吗
北京治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dasongcate.com/zczy/740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