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被直播带货坑惨了
原创燃财经工作室燃财经
燃财经(ID:rancaijing)原创
作者
孟亚娜周继凤唐亚华
赵磊苏琦金玙璠
编辑
金玙璠
四小时直播,GMV超过了万。这是丁磊直播首秀交出的成绩单,在他之前的张朝阳、董明珠等企业家,一场直播下来,几千万、几个亿的销售额已经见怪不怪了。
今年的,也演变成了一场直播带货的狂欢节,除了百亿补贴外,淘宝、京东、拼多多三大头部电商平台纷纷邀请各路明星走进直播间带货。扛着直播带货大旗的MCN机构在短期内风起云涌。内容创作者看到了商业化变现的曙光,纷纷入行。直播间成为了很多品牌核心转化渠道之一。
但其中的各方并没有因为踏进一个“赚快钱”的行业高枕无忧,反而容易陷入直播带货的连环坑。
首先是主播和品牌之间的关系变得非常微妙。罗永浩带货的鲜花变烂花,喊话品牌方;陈赫直播间内的小龙虾因变质问题,被消费者投诉;快手头部主播刘二狗则被媒体曝光和商家联起手来带假货等等。有网友调侃道“直播带货见人品”,这些主播无论是名人、明星还是头部主播,一旦“翻车”,至少短期内都会置身于舆论的放大镜下。
MCN机构与品牌商家之间的矛盾也集中爆发了。有MCN机构遇到拖欠货款,或偷梁换柱,兜售残次品的无良商家,因巨额赔付而蒙受损失。一些中小品牌商则因入局心切,错信“黑心”MCN机构,投入产出比得不到保障,花了数十万,血本无归。
再有,MCN机构和主播之间的捆绑利益也受到挑战。有MCN机构因为头部主播的出走,业绩断崖式下跌,最后被迫“卖身”。而另外一些人则盯准了MCN机构这门生意,想着赚一笔快钱,利用虚假排名,刺激萌新主播缴纳大额智商税。
燃财经采访到了六位直播带货行业内人士,他们中有刚入行的主播、MCN机构负责人,也有广告代理商以及直播行业供应链从业者,以下是他们的口述,品牌商家、主播、MCN三方是如何互坑的,直播带货的狂欢背后到底有多少连环坑?
-品牌被主播坑-
和某头部平台合作
扔进去30万,只卖出一万五
叶铭
广告代理商
最近直播带货太火了,前不久,我们替客户和某头部直播带货平台敲定了一场打包推广活动。平台提供三场直播外,还提供信息流推送、开屏硬广推送,以及定向向一些粉丝推送直播信息,整体打包的价格30万(不含佣金)。
不过带货的达人,客户无法选择,是平台指定的腰部主播。我们提前做过一些调研,判断这些腰部主播的带货能力也还不错的,客户也认为性价比挺高。今年的疫情对客户的影响很大,客户也想趁直播赚一波钱。
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却让我们所有人栽了个大跟头。
我们敲定的直播商品是一款速冻食品,客单价不高,一袋50块钱,按说销量应该不错。一共是上三场直播,每次口播5-10分钟,给品牌露出的时间也挺多的。
但是最后的结果出乎意料得惨淡。第一场只卖出去50袋,随后的两场销量涨了一些,但于事无补。最终三场只卖出袋,也就是收到了一万五,可以说是血亏。问题是,直播中其他商品的成交量不错,就我家客户卖得惨。
图/视觉中国
其实在直播过程中,我们就发现,主播太随性、不专业,对产品不熟悉,还把产品特性说错了。后来我们还反思,是不是因为选品不行,消费者不感冒,但是客户后来又找薇娅做了一场直播,同样的商品,一场就卖出了0多份。
让客户损失惨重,我们作为中间代理商也挺难的,在想着怎么做补偿,至于失败原因,我们后来总结,一是主播自己对商品不熟悉,二是腰部达人的带货能力值得商榷。
由于合同中明确了主播和平台是不会保销量的,也就是说,销量再惨淡,他们也不会负责任,只能由商家和我们来承担风险。
-主播被品牌坑-
卖大果发小果,被投诉后商家消失
主播一人赔款十几万
张腾
腾达孵化器创始人
我做MCN五年了,我们孵化器的主播,在和商家合作时,经常碰到一些不靠谱的品牌。
其中,扶贫项目农特水果出问题的比较多。去年,我们一位学员对接到了一个赣南的扶贫项目,带货橙子。
我们的选品还是比较严苛的,会经过两轮筛选,第一轮筛掉50%的产品,在确定合作意向后,对方寄来样品,我们再进行新一轮筛选。一些包装不太行的,容易损坏的,味道不太行的等等会再次被筛掉,最后只留下二次筛选中30%-50%的品类。
结果这个项目的负责人不老实,给的样品很好,发的货却是残次品。商家给的解释是,没有一模一样品相的橙子。我们听到这种说法,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最后只能硬着头皮,根据情况进行“主播先行赔付”。
图/Pexels
这是行业红线。一旦遇到“收货和直播间样品不同”的情况,商家会被“通缉”,全网的主播都会警惕这类型的商家和货品。
还有一位学员带了一批樱桃。当时是第一次接触果农,在选品时商家发的是大果,但到销售阶段给卖家寄的都是小果,在接到用户投诉后,商家消失了,那批货最后的损失只能由学员一人承担,赔付了十几万。
和果农合作,签约是个大问题。一些合作没办法直接和农民伯伯签约,就算签了可能也会出现不认的情况。因此多数主播会规避农副产品,非要签约的话,也需要对方保障产品的规格和售后问题。
做水果直播带货基本上都是大坑,像烟台樱桃和大连海参,都容易出问题。大主播一般只卖标品,今年上半年螺蛳粉和自热米饭类目大爆发,也因为标准化很高,出问题的不多。
直播带货最大的坑在于不是全网最低价
齐硕
MCN机构电商运营
我们做MCN机构这么多年,听了不少同行被坑的经历。尤其是在直播带货刚刚兴起、行业不规范的初期,没有平台合约的约束,大家都是私下交易,容易挨坑。
合作往往需要预付,但是预付款打给网红后,对方就消失了,直接联系不到人。另外,快手之前的网红都是偏原生、非MCN打造的,他们没有经纪公司,都是自己单打独斗,可能是朋友、亲戚做自己的商务,不受约束和规范,被他们坑的人也很多。
有人被网红骗,也有网红被人骗。
年底,快手刚刚开始做商业化,为平台上的网红在电商投放广告,ROI(投资回报率)特别高。一些骗子就会把自己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