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棱桔橙种植户ldquo张不卖rd
12月4日,当笔者走进“张不卖”的家里时,看见他正与来自广西桂林的邓老板在谈生意。
“张不卖”,身份证名叫张可文,系丹棱县丹棱镇大林村5组村民。本来叫张可文,为何又叫“张不卖”呢?
展示水果——爱媛
那是年的事。当年,全县种不知火的农户还没有现在这么普遍。到处都卖得差不多了时候,唯有张可文的不知火又多、又大、又甜,这可让外地商贩十分眼馋。他们是一个电话接着一个电话的打,可张可文就是不卖。有一天晚上,与朋友卢志国、刘升全、欧万友等人在一起喝茶聊天时,张可文再一次谈起就是不卖不知火的时候,卢志国说:“干脆你就叫张不卖算了!”“对!就叫张不卖!”众人齐声说道。从此,“张不卖”的名声远远超过了张可文。
与广西桂林邓老板(左)谈生意
张可文种的水果真的不卖吗?不是。他是要等到产品质量最好的时候才销售。目的是为了创造自己的品牌。经过几年的努力,他制定了“七不卖”原则。“用过催红剂的水果不卖,用过膨大剂的水果不卖,打蜡处理过的水果不卖,有农药残留的水果不卖,用化肥催产的水果不卖,长期贮存的水果不卖,品质不佳的水果不卖。”
正因为有了像“张不卖”这样的农户,“丹棱桔橙”的品质才有了保障,销路才越走越远。
在以色列学习时
年,张可文的不知火是推迟到4月28日才卖的。对于晚熟杂柑不知火来说,此时下树,无疑品质绝佳。大部分的不知火从3月中旬末就开始销售了,一二十天就销得差不多了,张可文能够留到4月下旬,年曾经留到5月24日才销售,由此可见他的栽培技术不一般。说起栽培技术,张可文还得感谢他的舅舅徐志全。徐志全是原唐河乡韩坝村人,是全县最早一批从事脐橙种植的果农,也是农业局果树专家谭后根最得意的示范农户之一。谭后根把技术传给徐志全,徐志全又教会侄儿张可文种脐橙。
张燕丹采果迎客
专合社的水果基地
从年开始种脐橙,先后种过罗脐、丰脐、朋娜、纽合尔,最后调整为不知火当家,搭配爱媛、春见等优新品种。年,一家4口人,种植果树株,全年水果产值收入在25万元左右,除开各项开支,纯利在17万元左右,人平收入超过4万元。
一家人富了不算富,身为村民小组长的张可文,正想带领大家共同致富的时候,大学毕业,外出打工的侄女张燕丹,年返乡创业。原来在广东“美的企业”,丹棱“瑞迪家园”上班的张燕丹,谈起为何要返乡创业时,她说:“因为是独生女,要照顾年迈的父母。”看到幺爸的水果销售得那么好,就干脆辞职回来从事农业,在农村这片广阔的天地施展自己的才华。
省农科院授牌
新欣学校授牌
侄女的想法与张可文不谋而合,于是在年10月就成立了以张燕丹担任法人的丹棱县翰林开心农产品有限公司,一年多来,收购当地村民生产的水果,对外销售达80多万斤,年底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申请注册了公司商标,经过初审、复审、公告,于年1月“张不卖”正式成为公司的品牌商标;谈起当初为什么要注册商标时,张燕丹说,年初,她到外地拓展市场,看到各地水果行业乱象重生,外地超市拿着蜜橘冒充丹棱不知火,爱媛38里边参杂便宜的天草……和浙江一个老板谈合作时,那个老板说:“丑八怪,我吃过,其实不怎么好吃。”“你什么时候吃的?”“12月份。”简短的几句一问一答,张燕丹很有底气的告诉他:“你吃到的一定不是丹棱丑八怪,甚至连丑八怪都不是!”一次偶然事件,让公司决定走品牌路线,用诚信打造企业,用品质开拓市场。年4月,张可文又与侄女张燕丹等几家人联合发起,成立了“丹棱县张不卖水果专业合社”;张燕丹说:“我要把大学里学到的知识和在外打工结下的人脉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把产品转化为商品,不断提高果农的收益。”
“七不卖”原则
合作社带动多户社员,坚持“七不卖”原则,抱团发展,把“丹棱桔橙”销售到北京、宁夏、浙江等地,村民增收,社员受益。好学的张可文,先后多次参县、市、省农业主管部门组织的各类培训,参加省农科院组织的科技培训,还出国到以色列参观学习先进的农业生产经营技术;如今的张不卖水果专业合社,已经成了“四川省农科院现代青年农场主培育创业孵化基地”“丹棱县新欣培训学校实训基地”。
张可文对未来的发展信心满满。
作者:刘敬宗刘晓静
点击“阅读原文”直接下载APP,更多好玩更多便利等着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