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太无情,中国家长别不屑,再
开学季已开始,孩子们纷纷从家里走向学校。从国家角度或者是家庭角度,孩子的教育问题,早就已经变成重点来看待,包括日本在内,也同样如此。
不知道大家此时是否还对日本“跳箱子”男孩有印象,当时参加比赛的一个小男孩,接受箱子挑战,连续跳了十几次,都没有成功。毕竟是当时他还是孩子,面对失败时,也是忍不住地哭了起来。
接下来的画面令人瞠目,老师并没喊停这个男孩继续接受挑战,同时也没有安慰的话语,而是转过身来,对班里的其他成员大呼:“我们把力量借给他吧!”
班里其他成员围成一个圆圈,试图用肩膀接触,给予彼此力量。男童在其他伙伴的鼓励之下,再次发起新一轮的挑战,最后跳过比他高很多的箱子,终于获得了成功。顿时全场响起雷鸣般掌声,小男孩脸上也带着喜悦的笑容。
日本老师此举被外界看似“无情”,但却在利用身行言教传递正能量,让孩子放松紧张情绪之外,还可以让孩子的明白,遇到困难不要想着如何退缩,而是要继续努力向前,团队的力量同样重要。
日本教育在国内外都以“无情”出名,就算是刚上幼儿园的孩子,进入学校之后,也没有因为他们年龄小而放松管理,冬天日本幼儿园学生裸露上身跑步的新闻,也因此引发外界很多争议。
日本对于幼儿教育理念,不用任何吹捧,就已经知晓实力,否则它也不会在19年内,连续获得19枚诺贝尔奖。日本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方式,有哪些值得中国家长学习的呢?
给孩子独立机会
1、日本幼儿园的学童进入学校之后,老师虽然负责教育他们,但并不代表老师会承揽所有关于孩子的个人问题。比如书包作为孩子的必需品,对于各种分理好的包包,都会由自己来保管。
按照中国父母的做法,孩子进入学校后,通常会承担所有关于孩子的事务,老师也参与其中。从表面上来说,他们是为孩子好,但其实无形中也让孩子失去了独立锻炼自己的机会。
2、日本孩子无论去哪里,手里都会拎着包包,就算是一路都有父母跟随,包包也会始终在孩子身上。平时公交车上,就会看到几个孩子成群,就算是一个孩子上车,也会自主寻找座位。
反观如今中国家长,大部分家长都选择自主接送,经常会看到私家车出现在学校附近,对于孩子的监管事无巨细。
培养孩子好习惯
日本孩子无论是在学校或者是家里,又或者是在大街上,都会主动将垃圾分类,截止到目前为止,日本已经成为垃圾分类最好代表国家之一。学会垃圾分类,仅是日本缩影其一,在很多方面,日本都在有意识培养孩子好习惯,比如,过马路时,日本孩子都会举起手,井然有序地过马路;让孩子两三岁的时候自己学着穿衣服,父母就在旁边看,绝不会插手。
幼儿时期重视锻炼
日本幼儿园的孩子,他们的冬季校服还是短裤或短裙,而且也会在冬天裸露上身跑步,这样不但可以锻炼孩子耐寒能力,增加抵抗力,同时还可以培养孩子刚毅的性格。对于日本这种“变态”教育,一定会很难被我们大家接受。
感知团队力量
在日本幼儿园教育方式中,任何学生进入到学校之后,都要参加比赛,而且并不提倡个人赛,这是给孩子灌输团队精神的重要性,从小让孩子知道“以大局为重”,要有团队意识。有竞争也要有合作,合作才能创造共赢。
幼儿礼仪学习很重要
日本孩子接受外界帮助后,除了会从语言上进行感谢外,还会向对方鞠躬。这样的细小行为有利于培养孩子内在涵养、礼貌待人的处事待人风格。
通过这些我们能够清楚地发现,日本对于孩子培养,从小就已经入手,好的学习习惯和品质,需从点滴积累。日本教育方式虽然中国家长不能完全拷贝,但可以借鉴值得学习的部分。
6岁以前是培养好习惯的关键期,一旦错过,就很难纠正了。
父母可以借助好性格好习惯培养绘本,通过日复一日地给孩子讲故事,每天只需要花10-20分钟,好的绘本从不以说教的方式,而是以形象生动的卡通人物身上所发生的故事,来给孩子以深刻的启迪。
十个鲜明的主题,包括:自我保护、情绪管控、诚实守信、礼貌涵养、友谊、分享、自信、自律、勇敢、自强。涵盖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的各种性格问题,包括胆小自卑、害怕失败、拒绝分享等等。
每一个主题都配有精美插图,对话通俗易懂,双语对照,英语启蒙先人一步,让孩子提前熟悉常用英文的表达方式。
这套书一共是10本,小店原价元,现优惠价69.9元,平均一本不到7元钱,适合0-6岁的小朋友,亲子共读不可多得的好书,点击下方横幅链接即可下单。
我是
橙子育儿讲堂多平台原创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