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逃过十面霾伏

 

年的最近几天,全国人民又一次感受到了雾霾的来势汹汹,甚至还「品」出了家乡的味道:

本次雾霾,从16日持续到21日,成为今年下半年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一轮雾霾;重度霾范围扩大至12省市,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污染程度重。

01

同呼吸共命运,到底在吸什么?

雾霾天气的罪魁祸首是PM2.5。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

当PM2.5在空气当中达到一定浓度,使得能见度低于10公里,这是「霾」。

国外有专家直接将「雾霾」解释为:所有有毒污染物的统称。

02

中了「霾」伏,人体会怎样?

从外伤到内!因为颗粒小,可能吸附空气中的重金属和微生物,带来疾病和过早死亡的风险。

雾霾入侵人体全过程:

从鼻孔进入,因为特别细小,鼻毛和鼻涕无法阻挡,顺利通过;

通过咽喉,再到下呼吸道,在密布的支气管自由滑行,期间与白细胞、淋巴细胞交战,引起人体炎症;

最终,抵达肺泡。阻挡肺泡,使人体喘息困难;与巨噬细胞(号称「人体内清道夫」)交战,战胜从而破坏免疫力;

粒径小于0.5微米的颗粒,穿过肺泡膜直接进入血液,沿途损伤血管内膜,引发血栓;

甚至通过肺循环来到人类心脏,引发心梗。

雾霾引起的具体疾病有:

1.首当其冲,伤皮肤

雾霾附着在皮肤表面、破坏皮肤屏障、制造自由基加快衰老促进色斑形成。

雾霾天气里,空气中会会含有大量的悬浮污染物,可能含有铅、砷、镍等已知的对皮肤不利的元素,另外还会吸附花粉、细菌等病原微生物。

亚洲沙尘颗粒上的吸附物

PM2.5上吸附的有机成分可能渗入皮肤,直接作用于皮肤细胞。在一些调查中,大气污染被认为可能是造成敏感肌、干燥肌的元凶。

另外,空气污染会促进自由基的生成,而这些自由基则会攻击你的细胞,造成DNA损伤。

2.对呼吸系统健康的影响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暴露于高浓度颗粒物环境中,均可提高人群中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吸附着有害气体的PM2.5可以刺激或腐蚀肺泡壁,长期作用可使呼吸道防御机能受到损害,发生支气管炎、肺气肿和支气管哮喘等。

3.对心血管系统健康的影响

大量的人群流行病学研究显示,短期暴露于高浓度PM2.5环境甚至是暴露数小时后就可显著增加人群每日心血管疾病事件,如冠心病、心肌梗死、心衰、心律失常、中风等的就诊率和死亡率。

长期暴露于高浓度PM2.5环境后,可引起人群中的心肺系统疾病死亡率显著增加、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加速等。

4.具有致癌效应年底,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委员会把空气颗粒物(包括PM2.5)列为明确致癌物。这就等同于说:有足够证据表明空气污染和癌症(肺癌)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研究发现PM2.5的有机提取物和无机提取物都具有致突变和遗传毒性。

同时,长期的空气污染会造成肺部反复的「损伤—修复—损伤—修复」循环,导致大量细胞分裂,从而增加肺癌发生概率。

5.对身体其他系统的影晌

PM2.5在进入母体后,对胎儿产生危害,产生一系列不良生殖结果。

目前流行病学结果不甚一致,但有提示孕期母体的PM2.5暴露与低出生体重、早产、宫内发育迟缓、出生缺陷等有关系。

6.雾霾危害的敏感人群对于不同人群,雾霾对健康的影响程度是不一样的。

有心脏或肺部疾病的人群:包括患有冠心病、心力衰竭、哮喘或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人群,PM2.5污染会加重病情。

老人:由于老人可能患有未确诊的心脏、肺部疾病或者糖尿病,因此老人也属于PM2.5污染敏感人群。颗粒物对老人健康的影响是青年人的3倍以上。

孕妇:PM2.5对其的危害主要体现在对胎儿的影响上。长期处于PM2.5污染下,会影响胎儿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对胎儿的发育产生影响,导致其体重过轻。

儿童:受危害较多。比如肺部发育不完全;易患哮喘或急性呼吸系统疾病等,同时会加重已有病情。

美国加州UCLA空气污染对不同年龄婴幼儿健康影响的研究结果

总结

年纪越小,受到PM2.5污染危害的可能性越大;

对于健康的成年人和年轻人来说,其危害会小一些;

中老年,因患有心脏、肺部疾病和糖尿病的几率会增加,PM2.5污染对其的危害也会逐渐增加。

03

如何做到「自强不吸」

十面「霾」伏,想做到完全不吸,不可能!只能采取补救措施,尽量少吸,减少雾霾对身体的伤害。

1.清洁皮肤外出归来,应立即清洗面部及裸露的肌肤。

清洗干净的同时注意不要过度清洁,早上的洁面建议换成含氨基酸等更为温和的产品,甚至清水洗脸都是可以的(但是不要不洗脸)。

日常护理可以采用最简单化方式:

温和的洁面+乳液/面霜(可增加修复类精华)+防晒

2.雾霾天气少开窗

雾霾天气不主张早晚开窗通风,最好等太阳出来再开窗通风。

3.外出戴口罩

佩戴时必须完全罩住鼻、口及下巴,保持口罩与面部紧密贴合。

心脏或呼吸系统有困难的人(如哮喘肺气肿)、佩戴后头晕、呼吸困难和皮肤敏感者不建议佩戴口罩,尽量减少室外活动。

一般的棉布口罩不能防雾霾。空隙太大,无法阻挡PM2.5。

口罩的佩戴方法:

图片来源:北京市疾控中心

根据标准,口罩的防护级别由低到高分为四级:D级、C级、B级、A级,分别对应不同的空气质量情况。

D级对应「中度及以下污染」,A级对应「严重污染」

不要佩戴「超等级」的防护口罩,因为口罩的防护性能越强,呼吸阻力就越大。当吸气阻力过大时,人会出现头晕、胸闷等不适症状。

4.饮食清淡多喝水:饮食宜选择清淡易消化且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多饮水,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不仅可补充各种维生素和无机盐,还能起到润肺除燥、祛痰止咳、健脾补肾的作用。如梨、枇杷、橙子、橘子等清肺化痰食品。

5.户外晨练或运动要谨慎:外出晨练或运动,要看污染程度。

重度污染时,减少户外活动;

当空气质量为优、良时,才是适合所有人都进行户外运动;

当有轻度污染时,如果有过敏性鼻炎、老慢支、肺气肿、哮喘等肺部疾病,要适当减少户外运动,或者在运动时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

运动时间,上午10点左右最佳。

6.室内要选用正确的空气净化装置针对雾霾的主要污染物PM2.5,要选择对应的净化器,才可以降低雾霾对室内污染程度。

净化效果用净化器的洁净空气量(CADR)表示,应选用CADR最好大于每小时90立方米的净化器。

据检验,净化器干预48小时后,室内PM2.5浓度可适当降低。另外,净化材料也是有使用寿命,应根据污染程度和使用时间及时更换,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北京中科医院是骗子
北京专业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dasongcate.com/czjg/493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