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烩丸继蓝瘦香菇后,食堂菜再
“爆炒鸡头”
“红烧汤圆”
“蓝瘦香菇”
“马可波罗”
“饼干炒肉”
……
ok!如你所见,通哥要重口味一下了
咱来聊一聊:
中国的第九大菜系——食堂菜
准备好纸巾哈!
早上刷刷网页,看到这么条新闻:
食堂黑暗料理,啊不!是中国第九大菜系又上新闻了。
是的,若干年以前,这个以“乱炖”、“胡炒”著称,并由此被列为“中国第九大菜系”的食堂菜一经推出,就广受议论,人气高不说,还常屠榜热搜,躺着上头条。
PS:这里心疼汪峰老师一秒钟
今天,上新闻的这个菜名叫“橙烩丸”,也有人称之为“橙市套路深”。
是由湖南大学第二食堂的师傅研制推出,做法是将柳城挖空后,放入鸡蛋和肉蒸熟即可。菜品一经推出,立马引发各路网民的讨论
网友:橙子:感觉身体被掏空~网友:谁说的套路深,“橙心橙意”的还不够啊?网友:橘子肉挖出来了咋皮还是完整的,你咋弄的?其实,以通哥的阅历来说,这道菜绝对算食堂菜的良心出品了,因为,那些年我们看过的暗黑料理即使不说会难吃到伤胃伤舌头,也是要把眼睛辣瞎的。
橘子:我当个橘子我容易嘛我!
-----------------------------------------
中国地大物博,高校散布于全国各地,这里大都汇聚着全国最优秀最朝气的知识分子,每间学校的学生人数从几万到十几万不等,那么,这么多人口的地方,吃饭,自然是个大问题。
通哥当年所在的大学,为解决温饱问题,开设了4个食堂,总的来说算正常的。
可是你知道吗?
鼎鼎有名的北京大学有伙房10个
清华大学有22个
“吉尼斯中国大学食堂数最高纪录”当属华中科技大学,有34个
.......
食堂数不一样,食堂长得也不一样。
但中国学生对食堂的爱,貌似都是一样的!
高校是他们从校园走向社会的过渡带,
这个时期,他们还没有太多世俗的概念,
因此,随心所欲,敢说敢做,个性是标签,
面对似乎怎么样都不尽如人意的食堂,他们开启了花式吐槽。
比如在你还是条单身汪的时候,你肯定受到这样的苦↓
跟我唱:冷冷的狗粮在脸上胡乱地拍,我的心仿佛被刺刀狠狠地宰
........
再比如在食堂打菜的时候,你肯定跟食堂大爷有过深含爱恨情仇的四目交接↓
还比如像这类的话,你肯定说过↓
总之就是,在高校伙房这片神奇的土地上
我们都有说不完的怨言
..........
于是,铁打的食堂流水的学生,这么长年累月下来,食堂做饭的师傅听到的抱怨估计也不下两万遍了。
so,贴心的他们就开始反思自己:天天照本宣科,确实做的不够好哈。
那么,就来点创新吧!
来点不一样的!
来点大家都没吃过的
可能连见都没见过的
闻所未闻的
看了就怕的
吃了再也不敢说我们没花样的
比如↓
火龙果炒肉
爆炒鸡头
红烧汤圆
西芹炒饼干
蓝瘦香菇
还有.......
圆番茄炒圆蛋
...不说了,我先吐一会儿
食堂掌勺师傅:
“嗯哼,怎么样,够有新意有点子有想法吧”
“这可基本上都是荤素搭配于一体,最大效率地利用了食物的可食用性,还考虑到吃了能让你们不发胖而设计出来的”
“费了我老大劲呢”
.........
话好像是没错,可我想问问亲爱的师傅们,你们尝过吗?
学生OS:我宁愿吃我的六菜一汤!
学生OS:食堂师傅的创意小生们不敢恭维
学生OS:我们再也不嫌弃食堂饭天天一样了
---------------------------------
大学四年,匆匆而过,对通哥来说,曾经吐槽过的食堂,都早已成了记忆中最青涩的一部分。
那些仍处于大学校园中的学生们,或许正苦恼于食物的乏味,但几年之后,回首过去,发现曾经被嫌弃过的那些所有,都只能是存在于回忆中时,是否也会有一丝动容。
在《大学生来了》(食堂篇)这期节目的最后,张大大以比较官方的形式给食堂师傅们的工作给予了肯定,话虽然说的不一定中肯,但通哥看来,每一个食堂师傅,都是在用最大的热情在坚持着这份平凡的工作。
撒贝宁老师说:不说我选择了西藏,而是西藏选择了我。
套用在今天的主题是不是可以这样说:
不是我选择了食堂,而是食堂选择了我
通传媒∣聚焦港台,融通中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