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制造业同比增长94超过工业平均
2014年制造业同比增长9.4超过工业平均值
2014年,依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工业和信息化系统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一系列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政策措施,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有针对性地解决突出矛盾和困难,工业通讯业整体保持安稳运行,产业结构调整稳步推动,信息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凸显。 增长速度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工业经济运行态势基本安稳 2014年,全国范围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3,其中制造业同比增长9.4。分行业看,电子制造业增长12.2,装备制造业增长10,消费品工业、原材料工业分别增长8.4和8.3。从效益看,2014年,范围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3.3,其中制造业实现利润增长6.5。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28个行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 发展动力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增长点新兴产业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继续实行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在超级计算机、百万千瓦级核电装备、大型飞机等方面取得了新的重大突破。2014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3,快于工业整体增速4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制造业增加值比重从上年12.1上升到12.8。装备制造业和电子制造业增加值增速分别到达10和12.2,都快于工业整体增速,占全部范围以上工业比重分别到达18.7和6.6。2014年新能源汽车累计生产8.39万辆,同比增长近4倍。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工业设计、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继续快速发展,促进了工业结构升级。钢铁、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等需要调解和紧缩的行业生产增速明显回落。2014年,粗钢、水泥、平板玻璃产量同比分别仅增长0.9、1.8和1.1,增幅同比回落都在5个百分点以上;10种有色金属产量仅增长7.2,同比回落2.7个百分点。 结构调整转向存量与增量并存工业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2014年,工业投资20.45万亿元,同比增长12.9,增速同比回落4.9个百分点。工业技术改造投资规模到达8.4万亿元,同比增长13.3,快于工业整体投资增速0.4个百分点,占工业投资的比重为40.9。国家支持鼓励发展的行业、与民生相干的行业投资增速保持较高水平,全年食品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22,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16.1,医药制造业投资增长15.1。部分产能过剩行业投资增速明显回落,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投资着落5.9,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投资仅增长4.1。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工作取得积极进展,盲目扩大势头得到初步遏制。重点行业企业吞并重组市场环境不断优化,吞并重组活跃度和并购金额创历史新高。淘汰落后产能工作进展顺利,提早一年完成了"125"淘汰落后产能任务。更加重视发展的质量和效益,2014年全年范围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同比着落到达7,提早一年完成"125"计划预期目标。 通讯业发展态势安稳信息消费带动效应凸显 2014年全年完成电信业务收入1.15万亿元,按可比口径测算同比增长3.6。截至2014年底,全国移动宽带用户累计到达5.83亿户,在移动用户总数中的占比提升至45.3。4G用户总数到达9728万户。移动互联接入流量保持高速增长,上流量占比到达86.8。全年全国电子商务交易额约12万亿元,增长20,其中络零售额增长41。2014全年完成软件业务收入3.7万亿元,同比增长20.2。全年信息消费范围可到达2.8万亿元,增长18。物联出现出快速发展态势,技术研发不断取得突破,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在工业、环保、交通、民生服务等领域逐渐构成规模化应用,商业模式逐步成熟。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艰巨沉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国工业通讯业保持安稳运行态势,成绩值得珍惜。与此同时,我们也苏醒地认识到,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情势下,工业面临着下行压力加大、结构不尽合理、创新能力较弱和发展环境仍需改进等问题,要超前谋划,积极掌控工业发展面临的新挑战新机遇。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也是全面完成"125"计划收官之年。我部将全面贯彻党的10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立足制造强国、络强国战略全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工业经济运行在公道区间,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位置,继续实行转型升级"6 1"专项行动,更加重视全面深化改革,更加重视创新驱动发展,更加重视大力推动两化深度融会,更加重视强化互联行业管理,促进工业通讯业延续健康发展。重点抓好七个方面工作。1是更加重视释放内需潜力,促进工业经济安稳运行。2是坚持优化增量和调解存量并举,推动产业结构向中高端迈进。3是以智能制造为突破口,大力白癜风医治最好医院推动两化深度融会。4是深入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建设国家制造业创新体系。5是进一步减轻企白癜风怎样医治最好业负担,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6是加快建设宽带络基础设施,强化互联行业管理和络信息安全保障。7是深入推动改革开放,加强行业管理和计划指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