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保技术橙子种植高产技术有哪些
橙子原产于中国东南部,是世界四大名果之一。橙子是一种芸香科柑橘,属于常绿乔木,是最具有代表性柑橘类果树。今天小编就和大家一起分享了解一下关于橙子种植技术的相关文章。
土壤管理扩穴改土:在果坑外沿开挖长1~1.2米、宽40~50厘米、深40~50厘米的施肥坑,每株施入绿肥、杂草20~30公斤,猪牛栏粪10~15公斤、磷肥1~1.5公斤、石灰0.5公斤,肥料与表土混合后施入坑内复土。每年结合深施有机肥实行1~2次深翻改土,深翻位置逐次轮换,3~4年全园完成深翻任务。
幼年树施肥1~3年树,施肥目的是增强树体营养生长,促进抽发健壮枝梢,使之迅速扩大而形成丰产树形。施肥原则是:勤施、薄施,少吃多餐,以氮肥为主,适当配合磷、钾肥。用10~20%的腐熟麸粪水(或沼液)加0.1~0.3%尿素或复合肥0.1~0.3%淋施,每15~20天1次,随着树龄增大,用量从少到多,浓度从稀到浓。
整形修剪整形:夏橙宜采用自然园头形树形。于主干高30~40厘米处剪顶定干,新梢萌发后,在主干上选留生长健壮、分布均匀的枝梢3~4条为主枝,主枝开张角度40~45度,每条主枝配置2~3个副主枝,构成良好的、承受能力强的树冠骨架。
修剪:抹芽控梢:当年种植的幼树,当抽发第1批梢老熟后,在放夏、秋梢期间,应抹除早抽发的零星新梢,做到统一放梢,使新梢抽发整齐、健壮,减少潜叶蛾、蚜虫为害。
施肥时期每年3月上旬、4月上旬、5月底至6月初、7月下旬及11月中旬各一次。结果树,2~3月间春芽萌发前15天左右施萌芽肥,占全年施肥总量的15%;谢花时施速效氮肥作稳果肥,施肥量占全年15%。
7月上中旬施壮果肥,以氮、钾为主结合磷肥,施肥量约占全年的35%;采果肥,弱树和结果多者最好采前施,挂果少的树,集中在采后重施基肥,施肥量约占全年的35%,全年的有机肥可集中此期施用。也可一年作两次施,采果后春梢萌发前施基肥,全年的有机肥和一半的化肥集中此次施,7月份稳果后施剩余的一半化肥。
施肥量。根据树势强弱、挂果量确定。一般1至5年树每株施:饼肥1.5~2.5千克、尿素0.43~0.87千克、硫酸钾复合肥0.35~1千克。成年树每年每株施:饼肥3~10千克、尿素1~2.5千克、硫酸钾复合肥1.2~3千克。
橙子施肥有土壤施肥和根外追肥两种,以土壤肥为主。
土壤施肥土壤施肥既要利于根系尽快吸收肥料,又要防止根系遭受肥害。因此,施肥应做到因时、因树、因肥制宜。坚持根浅浅施、根深深施、春夏浅施、秋冬深施;无机氮浅施,磷钾肥、有机肥深施。秋冬施肥应结合深翻扩穴改土,压埋绿肥;磷肥易被土壤固定,与腐熟的有机肥混合深施效果好。
土壤施肥有各种方法,脐橙幼龄树采用环状沟施;成年脐橙结果树采用条状沟施;梯地台面窄的脐橙树采用放射状沟施。鉴于脐橙果树是深根性作物,根系主要分布在40~80厘米深处,施肥的位置应在树冠滴水线以外,不能在主干下近主根处。
1环状沟施肥
按树冠大小,以主干为中心,在树冠外缘附近开环状沟,沟深浅依据根系分布深浅而定,一般深20~30厘米,宽30厘米。环状施肥的优点是省肥,简便易行,但面积小,易伤根,常用于幼树施肥。
2放射状施肥
根据树冠大小,在树盘内挖4~6条放射状沟,沟宽30厘米左右,靠近主干处宜浅,向外渐深。此法伤根少,隔年或隔次变更施肥部位,以扩大施肥面积。
3条状沟施肥
在脐橙树行间或株间开条状沟,深、宽各30厘米,施肥后覆土填平;分年在株间、行间轮换开沟,适用于成年脐橙园,尤其是封行的脐橙园施肥。
4穴状施肥
在树冠外缘均匀地挖穴4~8个,穴深20~30厘米,宽30厘米,肥料施入穴内,待渗下后再覆土。穴状施肥方法简单,伤根少,但施肥面积小,适用于施液体肥料。
5全园施肥
将肥料均匀撒施全园,再翻入土中。适用于根系布满全园的脐橙成年果园,但施肥深度浅,易引根系上长,应与其他方法交替使用。
根外追肥根外追肥又叫叶面施肥。用于叶面喷施的氮肥主要是尿素、硫酸铵和硝酸铵等,且以尿素最好;磷肥主要是磷铵(含磷酸二氢铵和磷酸氢铵的混合物)、过磷酸钙、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钾等,其中以磷铵效果为最好。过磷酸钙作叶面施肥,用前用水浸泡一昼夜后,按所需的浓度配制;钾肥,主要是磷酸二氢钾、硫酸钾、氯化钾、硝酸钾和磷酸氢二钾等,以磷酸二氢钾最好。
套袋的技术指导套袋前喷药。套袋前喷施杀菌药加新高脂膜液体可保护果实和叶片,预防病菌侵染,起到液膜套袋作用,不会影响果实呼吸,提高果面着色和光亮度,降低残毒提高品质连喷2-3次,最后1次喷药后2-3天内完成套袋,禁止药液未干、雨天、非“净果”套袋。
套袋时间。全程套袋的适期是7月中旬至8月中旬,“防冻保黄”套袋适期在10月底至11月底。套纸袋结束10-15天后,给果园喷雾农药“清园”;及时更换破损育果袋:采收时解袋与采果一并进行;适时回收、整理、消毒、储存育果袋。
夏橙生产中的主要病虫害有:溃疡病、炭疽病、黄龙病、潜叶哦、螨类、木虱、粉虱、花蕾蛆、蚜虫等。病虫害防治应掌握“以防为主,防重于治”为原则,发现病虫害及时喷药,冬季要彻底清除越冬病虫源。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