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并不反对打孩子,我只是觉得没有用

  北京白癜风医院有哪些 http://m.39.net/pf/a_4791365.html

作者

橙子

教育硕士,旅居北美

5岁大宝毛头难养难搞

2岁二宝果果天使乖乖

这是前情提要

虽然现在时代改变了,绝大多数的主流育儿观点都会说,打孩子不好,会对心理有伤害blabla,体罚孩子至少在道德上已经没有过去那么理直气壮。

但是依然,会有很多父母,很小心试探的问橙子,打孩子真的不可以吗?我不是发泄情绪,只是惩罚他一下,我也不想打他!可是这孩子坏习惯就是不改这孩子实在太任性/这孩子真是不听话,我实在没有其他办法了啊!打了他我也很心疼的啊!

可怜吧唧的,感觉如果不动用武力,分分钟就要被熊孩子逼跳楼了。

如果“打孩子”是一味药,可以治疗“熊孩子病”,只是附带了心理伤害的副作用,疗效真的很出色,那么在可以承受的副作用范围内,当然可以考虑。橙子还可以在技术上帮助大家好好研究一下,如何控制打孩子的力度和频率,才会更有效,副作用更小。

但事实上,这味药不单是副作用大的问题,而是根本没效果甚至有反效果的问题。

毛头两岁左右的时候,突然出现了一个特别讨厌的行为,就是抓掉爸爸的眼镜往地上摔,当时有一个眼镜已经被他弄坏了,只剩一个备用的。在美国配个眼镜极其麻烦而且死贵,所以我们对这种行为深恶痛绝,想让他赶快改掉毛病。当时试了很多种方法都没什么效果,无论和他讲道理,还是呵斥他,还是罚他站,都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大不了声嘶力竭的哭一场,下次还犯。

我们被逼的没办法,就决定实行体罚政策,一旦抓眼镜的行为出现,就把他拉过来打手掌,只打一下,但是务必要把他打疼了,以示惩戒。

每次打都会惹来一场大哭大闹,也就算了,但执行了一周左右之后,没有什么改善,我还以为打得不够,又把力道加重了点,除了换来更激烈的哭闹,依然毫无效果,好像还变得更严重了。

直到有一天,毛头又挨了狠狠一下之后,生气的到自己房间里,边哭边喊:“哼!等我长大了,我也要打!”

这时,我才突然意识到自己已经严重跑偏:我打他是为了让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以后不要再犯,但事实上,毛头被打之后的情绪只有愤怒,而没有悔恨,并且认为被打只是因为自己太过弱小而已。完全没有反省的意思。

我不但没让他明白什么叫做错误,还教给了他用暴力解决问题的方式。

我以前写过一篇文章,叫做《打孩子的正确姿势》,也曾经提到过,打孩子作为一种惩罚方式其实并无不可,但是严厉的惩罚本身,其实是有些问题的,后来我经过一些看书学习,才明白这些道理:

第一,它会转移问题的焦点。

决定一个人是否做一件事有两个因素驱动——内因和外因。当外因过于强烈的时候,人会趋向于忽略掉内因,把自己的行为直接归因于外因。举个例子:如果问你为什么不能闯红灯,你八成会回答“因为会被罚”,而不会说“因为我觉得那很危险”。

于是,当你严厉惩罚孩子的时候,孩子会认为“不能做这件事是因为会被修理”而不是“不能做这件事是因为这样做不对”。

这个结论对于比较倔的孩子,譬如毛头,就会激起强烈的反弹,犯错犯得更起劲儿,因为那让他有一种反抗和叛逆的快感,为了这种酷炫的感觉他会觉得挨揍都值得。

对于性情比较温和的孩子,严厉的惩罚之后,错误的行为固然会停止,但孩子不做这件事是依赖于外界的控制,而不是自己心中内化的规则。换句话说,你管他就不犯,不管就要犯,完全看大人的反应来决定自己的行为。而并不认为这件事本身有什么错误。

无论你的孩子倔还是不绝,这种结果,相信并不是你惩罚孩子的目的。

第二,它会导致安全感缺失和低自尊。

有人可能会说,我家孩子一被打屁股就变乖了。但是你要知道,出来混是要还的。

不得不承认,有些孩子面对严厉的惩罚很可能会变得顺从听话,但那不意味着懂道理,其实是出于恐惧。

如果你可以接受利用恐惧感让孩子听话,其实方法很多,完全不必用动手打这么麻烦。你可以把类似“你再这样妈妈就不要你了”“再这样警察把你抓走”“再这样大灰狼来吃掉你”这样的话发挥到极致,花样翻新的让孩子害怕,效果是一样的。

马洛斯的需要层次论里提到,除了基本的生理需求,安全感是人的第二层次的需求,如果身体的安全都无法确定,那么这以上更高的需求层次,包括归属需求(亲密感)、尊重的需求以及自我实现的需求都无从谈起。

体罚孩子会造成亲情的疏远这个不难理解,但更可怕的是体罚会造成孩子的低自尊。

我曾经看过一个心理访谈节目,一个妈妈因为总是控制不住自己发脾气而胡乱打骂孩子来求助,当现场主持人问孩子,妈妈打你你会恨妈妈吗?小女孩回答说,不会,因为妈妈打我是为我好。这个回答令我毛骨悚然,可怜的孩子已经把被侮辱和伤害当成理所应当。这等于说,她认同了自己不值得被善待。

低自尊的孩子,让她长大如何寻找幸福?

第三,它会教会孩子用强权和暴力解决问题

每一个打了孩子或者想要打孩子的家长都试图说明,我是逼不得已在这么做的。

其实并非如此,因为你直觉上所能想到的教育孩子的方式,只是你从你父母或者长辈那里学来的而已。你甚至不知道还有什么其他更好的选择。即使从书本理论上知道了,但你其实并不熟悉,做起来会特别别扭。那些自己父母嘴里听来的伤人话,对着孩子说出来倒是顺口极了。

这就是你的父母对你造成的影响,强权和暴力的教育方式,就是这样从上一辈这样传承下来的。相信被自己的原生家庭温柔对待的父母,是不会把“打孩子”作为解决问题的选项之一的,因为这种方式,他们也不熟悉。

请回到你的童年,找到那个挨打挨骂的幼小自己,问一问,是否真的喜欢被父母如此对待?是否自己真的是因为这些严厉的惩罚而变得更好?

如果你有了内心的答案,你会知道如何去对待自己的孩子。

***

前面毛头的故事没有结尾,大家可能都会好奇,既然打也没效果,最后毛头的那个讨厌的毛病到底是什么妙招解决的呢?

其实很简单,每当这种行为发生,把他拉到一边,平静的和他说“这样做眼镜会坏掉,爸爸就看不到了,就不能和你玩了哦!”如果再次发生,就让他离开爸爸一段时间。

坚持了一段时间,具体多久我真的记不得了,反正这种行为慢慢就消失了,不是突然消失的,是渐渐的,在我注意到之前,就不见了。在我放温和之后,毛头显然对抓眼镜没有那么感兴趣了。可能因为很无聊,一点都不刺激不好玩。

看起来这方法笨笨傻傻的,一点都不妙,但这才是真正有效且无副作用的方式。

做正确的事情,哪怕傻傻的没什么技术含量,哪怕一时没什么效果,坚持下去,终究会发挥作用。需要的,只是你多一点点耐心,给孩子一些时间学习控制自己。

对于天生叛逆的毛头小朋友,那以后我几乎没再用打的方式来解决他的行为问题。其实我现在依然觉得,偶尔打一下,并不是多么要不得的事情,当妈妈不是完人,难免偶尔情绪失控,但是我至少可以认识到,打孩子的效果不大,还副作用狂多,并不是一个好方法,能不用就不用。还不如冷静一下,用理性科学,符合幼儿心理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橙子,一个可以搞定超级难搞娃的妈妈,行走中的育儿百科全书,值得你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dasongcate.com/zczy/922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