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流萤吞月盈盈脉脉

  北京市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好 http://pf.39.net/bdfyy/

风髻抛残秋草生。高梧湿月冷无声。当时七夕记深盟。

信得羽衣传钿合,悔教罗袜葬倾城。人间空唱雨淋铃。

——纳兰性德

中式情人节七夕定为“情人节”,许是因白居易的“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但其实,人有七窍、七情,七是女子生理基数。断粮七天要死,人死后要七七四十九天“尽七”,七为复始周期,它也是生命基数。两个神秘七相遇,其实应是反思生命之日。文昌君生日七夕,也是魁星文昌君的生日,魁星是北斗七星中的“天枢”,荒荒坤轴,悠悠天枢,天枢限南北,主文章昌盛,文人们因此才在此日躁动难安。七因此与文采相关,西汉枚乘的《七发》首创了以七窍对应辞赋的七体,以后,建安七子、竹林七贤,才华横溢的文人都归属于七。七夕泛舟卢照邻七夕泛舟诗写得美:“河葭肃徂暑。江树起初凉。水疑通织室,舟似泛仙潢。连桡渡急响,鸣棹下浮光。日晚菱歌唱,风烟满夕阳。”“凤杼秋期至,凫舟野望开。微吟翠塘侧,延想白云隈。石似支机罢,槎疑犯宿来。天潢殊漫漫,日暮独悠悠。”潢是滉漾貌,桡、棹是桨,槎是筏,天河之渡多美。这里的用字精致:葭是芦苇,因秋气肃。烟波飘兀,棹声滴着流水之光,夕照染在风烟之中。”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杼是织机的梭子,大山之隈,隈是曲深之处。支机石是织女支织机处,而七夕之夜,虽是天潢满满,日暮悠悠,谁都想迎着星光,乘浮筏犯宿而去吧。脉脉不得语

《古诗十九首》的七夕最是耐读:“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不需复杂,迢迢、皎皎、纤纤、札札、盈盈与脉脉,又穷尽了虚实相间的饱满委婉情感,令人回味无穷。

孟元老梦中的七夕节文/韩继宁

不管我们在做什么工作,不管我们多大,不管我们在什么地方,我们总是会看别人是怎样生活的,尤其是在某些具有特别意义的日子里,我们看别人是怎么庆祝这一天的,看他和谁逛街,在哪逛街,在哪吃饭,吃的什么,甚至做的什么,仿佛我们需要从横向的比较中才能找到自己,仿佛只有这样才知道自己过的好坏,然后决定自己该怎么做。而在国外大农村生活的我,虽有比较的心,却无比较的客观条件,一是没有节日气氛,二是实在没有好吃的东西。所以只好尝试与古代人进行纵向的比较,吃不到也就平静了,着实也别有一番风趣。

北宋的孟元老是个感伤的人,到了杭州后,开始怀念北宋都城开封的生活,就像现在离开家的游子,总是对家充满无限美好的遐想,时间长了,也分不清是真是假了,像梦一般,于是孟元老写成了《东京梦华录》。

孟元老的感伤行为,给我们了一个窥探宋人是怎样过七夕的机会,看看我们和宋人过的方式有什么不同。

先看看有什么可买的东西,大街上到处都在卖“磨唱乐”,也被称为“摩睺罗”,这个名词源于梵语mahoraga,原来的样子是人身蛇头蟒神,传到中国后,样子就变成了眉清目秀的小男孩。固然不能在过节的时候大张旗鼓卖男孩,大概只是用白釉或者其他材料做成的小陈列品,别以为北宋物质生活不够丰富,所以人们只能玩泥塑娃娃,这些娃娃做工非常精美,有的上面甚至镶嵌了黄金珠宝和象牙翡翠,有些名匠做的“磨唱乐”,达官贵人和皇亲国戚都以高价竞争。为什么要买这个东西?学者说法不一,有的说这个代表了音乐之神,也有的学者称其含义无量,又代表智慧,所以民间都膜拜。从现实的角度看,这东西要送给姻亲家,代表希望生育男孩的愿望,为什么要做的那么昂贵,从这里就说得通了。另外在宋话本《碾玉》中,一个郡王得到一块美玉,正在考虑做成什么,有人说做成一副劝杯,郡王觉得可惜,那人又说做成“磨唱乐”吧,郡王说,那东西只在七月七还有点用处,其他时间也没什么用。可见,这种人像陈设是北宋七夕节馈赠佳品。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商品叫“水上浮”,是用黄蜡做成的鸭,鹅,乌龟,鱼和紫鸳鸯。“谷板”的制作就有些麻烦了,不过倒是个有创意和心思的礼物,在木板上铺上泥土,然后在泥土里种上种子,长出新绿的幼苗后,在幼苗旁边放上小木屋,花草和人物,简单说就是农家田园生活模型,准备给女朋友送这个的,得抓紧时间准备了。

七夕与吃有关的东西并不是特别丰富,毕竟七夕与乞巧有关,乞巧本身就带有艺术品的气息,所以吃的东西必然会形式大于内容。先说“花瓜”,皮像橙子,像金子一般的颜色,闻起来特别香,肉很厚,手巧的女子把瓜雕刻成花鸟的样子,浸在蜂蜜中,喝酒的时候把花瓜放在旁边,清香的味道使人觉得酒还没喝就已经醉了。“果食”是用油,面,糖,蜜做成的,样子有很多种,最常见的就是菱形的模样,那时便有了节假日促销的活动,只要买一斤“果食”,就送一对像门神一样穿着盔甲的小面人,这个被称作“果食将军”,宋人是有幽默感的,设想如果我们现在买一盒月饼送一对“月饼将军”,或者一斤粽子送一对“粽子元帅”,也颇有一番乐趣。“种生”是把绿豆,小豆,小麦放到瓷器里用水浸泡,当芽长到几寸之后,用红蓝丝线扎起来,看上去这个与吃无关,其实到中元节的时候,要把这个陈列到祖宗之前,过几天后,洗一下,用油,盐,苦酒,香料炒一下,卷在麻饼里面,味道极好,着实佩服宋人对美食的不懈发掘。

一想到七夕节,双人晚餐,礼物,玫瑰花和两人游荡的影响就浮现在了我的脑海中,北宋的七夕节反而像是个集体欢庆的节日。七夕节前三五日,京城就已经车水马龙,人们都纷纷穿上了华丽的新衣,尤其是小孩子们,要穿上鲜艳亮丽的新衣服,然后每人手举新荷叶,看上去要像是“磨唱乐”的样子。有钱的家庭,会在庭院里扎一个彩楼,叫做“乞巧楼”,然后开始进行“乞巧”的仪式,仪式的流程大体是将磨唱乐,花瓜,酒肉,笔砚,针线陈列在庭院中,然后儿童开始作诗,女生拿出自己做的精巧的物件,最后点香叩拜。当天晚上,妇女要对着月亮穿针,有记载说是用九孔针穿五色线。“乞巧”之后怎么才知道自己是否“得巧”了呢?宋人想的倒是周密,人们会把小蜘蛛放在盒子里,第二天打开观看,如果蜘蛛网是圆的而且端正,那么就意味着“得巧”了。

套用句老话,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我经历的七夕和孟元老描述的已经大不相同了,可能“果食”变成了牛排,“磨唱乐”变成了耳环戒指,“种生”变成了手链等等。孩子高举荷叶脸上的笑容,女孩面对明月穿针时的专注,姐妹打开盒子看到蜘蛛网的惊喜,当我们自认为物质和娱乐生活远远高于宋人的时候,我们真的有他们那么开心吗?

◎本文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及《三联·节气》所有

请勿转载,侵权必究

专注传统文化倡导生活美学

下载阅读IPAD电子杂志请移步AppStore或安卓商城搜索“三联生活节气”

长按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dasongcate.com/czcf/1110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