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ot中国青岛quot号战凶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

既然选择了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

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

既然目标是地平线

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汪国真《热爱生命》

  

历经15天、多海里的海上行程,“中国·青岛”号日前顺利抵达埃及亚历山大港。在印度孟买驶向埃及亚历山大的15天航程中,“中国·青岛”号迎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航行最大“挑战”:强风大浪、船帆破损、闯危险海域、海盗难民威胁……恐惧、艰险伴随帆船前进的每一海里。

想要了解“中国·青岛”号这15天里都发生了啥?一起来看青岛号劈风斩浪六宗“最”:

1最凶险:勇闯索马里魔鬼海域

说到索马里,大家最先想到的可能就是索马里海盗。亚丁湾索马里海域位于印度洋与红海之间,是进入地中海的重要海上航运通道,也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航行的必经海域。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海盗活动频繁,曾多次发生劫持、暴力伤害船员事件,是“中国·青岛”号航行的最凶险海域。

除了海盗劫持事件时有发生之外,“中国·青岛”号还面临红海到地中海之间出现的海水洋流问题和高温威胁:位于亚、非两洲之间的红海,是世界上最热的海,表面水温8月份可达27℃~32℃,即使是米以下的深水,也可达到约21℃,高温酷暑容易使人精疲力竭。

2最自豪:海军三亚舰贴身护航

幸运的是,在亚丁湾附近海域,“中国·青岛”号得到中国海军亚丁湾护航编队大力支持,并专门派出三亚号导弹护卫舰护航。根据“中国·青岛”号特殊航行轨迹,三亚舰还制定了特殊的护航航线,通过随时机动、直升机升空警戒、光电观察、雷达警戒等方式及时掌握“中国·青岛”号周边海域情况。

在护航过程中,三亚舰成功驱离了一艘高速抵近帆船的可疑海盗艇,确保青岛号帆船安全。在与护航编队分别之时,郭川激动地说:“在重走海上丝绸之路时能接受中国海军的护送,确确实实地感受到了祖国强盛,感谢中国海军!

3最温暖:中国海军送贴心补给

2天4个小时,三亚舰护航整整海里!不仅确保了“中国·青岛”号平安,三亚舰五名官兵还乘坐冲锋艇,给青岛号送了一些宝贵的物资:只鸡蛋,两箱罐头,橙子和苹果,脱水蔬菜,矿泉水三箱,一箱牛奶,一箱橙汁,还有家乡的白酒等。

来自祖国的贴心关怀,一向“硬汉”形象的郭川船长看到这些浓浓的家乡味美食,乐得像个孩子。三亚号王辉舰长和李学勇政委还向新时代的冒险家,航海家郭川船长致敬,郭川船长也和船员们一起用特别的方式向三亚舰的全体官兵致以崇高的敬意。

4最困难:帆船遭遇最大受损

自开始航行以来,“中国·青岛”号就面临着种种考验:长时间航行、未知海域,船帆破损威胁伴随着每一次航行。在本段航行出发不久,青岛号帆船前三角帆帆索断裂,造成帆船只能使用一个帆航行。

随后几天,在持续30节左右风力航行中,帆船第二、三主帆滑轨和帆条连接处折断,第五帆条折断,亟需寻求一个避风的地方进行破损维修,这是“中国·青岛”号在整个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航行中的最大困难与挑战。最终,船员在沙特阿拉伯海域东北方向海里左右靠岸进行破损修整,凝心聚力攻克艰难,保证帆船顺利航行。

5最繁忙:雾中穿越苏伊士运河

在经过一系列艰难维修,“中国·青岛”号三体大帆船行驶状态良好,顺利停靠苏伊士运河集结点。苏伊士运河是一条海平面的水道,在埃及贯通苏伊士地峡,连接地中海与红海,提供从欧洲至印度洋和西太平洋附近土地的最近的航线,也是世界使用最频繁的航线之一。

然而苏伊士运河区域正遇大雾天气,这种不利天气对于“中国·青岛”号来说也是一种考验。最终,“中国·青岛”号帆船在苏伊士运河中断停泊过夜后,于12月10日启程通过运河后半段,经过近5个小时的航行,安全进入地中海海域,全速向亚历山大停靠港行驶。

6最漫长:历时15天抵达埃及站

历经15天、多海里漫长航行,12月11日,“中国·青岛”号驶过世界古代七大奇迹之一的亚历山大灯塔遗址,抵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第七站——素有“地中海明珠”之称的亚历山大港。

中埃两国同为文明古国,早在0多年前,陆上丝绸之路以及海上丝绸之路就连通了中埃两国。亚历山大港有着四千多年的历史,是历史上最古老的港口,也是非洲国家最大的港口,在两国交流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

自10月21日青岛启航以来,“中国·青岛”号始终载满中国正能量,乘风破浪,不负使命,凝心聚力攻坚克难,通过魔鬼海域,跨越狂风怒号,向世界传递青岛乃至中国的独特魅力。

万里航程,既是对坚毅精神的考验,也在历经寂寞航程的煎熬。

青岛啤酒携手“经典”以孤独的精心慢酿让勇敢的海洋之心不再孤帆尽享,携手扬帆向前。

赞赏

长按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dasongcate.com/czjg/1003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