桔子柚子橙子柑枳柠檬它们到
傻傻分不清……
它们是植物界的兄弟连,
是水果圈的姐妹淘。
它们有着相同的橘黄色的皮肤,
滚圆的身材,
却有着不一样的名字:
桔子、橘子、柚子、
橙子、柑、枳、柠檬……
它们环肥燕瘦,
它们各领风骚。
它们都属于同一个家族:
芸香科植物。
它们互相竞争,
互相模仿,互相渗透,互相排斥……
也许它们每一个你都吃过,
但你能确切地说出它们之间的区别吗?
桔子/橘子
桔子是基本种,又名橘。果皮红黄色,果肉多汁,味道甜。成熟的果实球形稍扁,果实较小。果皮薄而宽松,海绵层薄,容易剥离,瓤瓣7至11个。不耐贮藏。一般北方叫桔子,南方叫橘子。
功效:
橘子性平温、味甘酸,具有生津止渴、和胃润肺的功效。此外,橘皮入药称为陈皮,有理气燥湿、化痰止咳、健脾和胃的效果;橘络也具有通络化痰、顺气活血的本领。但是,橘子“脾气”有点“火暴”,所以吃多了容易上火。
适宜人群:
有胃阴不足、口干多饮、呃逆反胃、咳嗽等症状的人,食用后有一定的治疗效果,特别是对咳喘病人十分对症。
慎食人群:
凡是经常出现腹胀、饭后不消化者,或是口干却不喜多饮、大便次数多且不通畅,以及形体肥胖者,还是少吃为妙,以免“火上浇油”。
●柚子●
柚子的特点是个头大,皮厚肉紧,很难掰开。耐储藏,可存放三个月而不失香味,故有“天然水果罐头”之称。
功效:
柚子性寒凉、味酸大于甘,具有清热养阴、生津止渴、润肺化痰、清肠利便的功效,能治食少、口寡淡、消化不良等症状。并且,现代医学研究发现,柚子的果肉中除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外,还含有类胰岛素成分,可降血糖,而品种以沙田柚、文旦柚为好。
适宜人群:
有阴虚体瘦、消化功能减弱、心烦虚燥等症状者都较适宜,患有高血脂、慢性消化功能障碍的人也应适量食用。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很多水果被糖尿病患者视为“大敌”,而柚子却是他们的“圣果”,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适量食用。
慎食人群:
柚子和所有水果一样,虽好但也不能食之无度。吃柚子也是有禁忌的,比如出现四肢浮肿、怕冷畏寒、腹胀、腹泻、大便经常稀溏不成形等症状的人,就应少吃。
●柑●
柑,果皮较厚,易剥离,果实比橘子大,橙黄色。柑皮比橘皮稍厚颜色稍黄,纹理稍粗且味不苦。柑不好保存,容易腐烂。柑树比橘怕冰雪,这些是柑、橘的区别。
功效:
柑性寒,有强化末梢血管,清利咽喉,生津止渴,抗炎,抗过敏,降压降脂,祛痰平喘,消食顺气,利尿,温肾止痛等功效。
适宜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慎食人群:
柑性大寒,脾胃虚寒,大便溏泄者不宜多食;柑味酸有聚痰之弊,慢性咳嗽痰多者慎食。
●柠檬●
柠檬果实呈卵圆形,多黄色,皮不易剥离。它的果实汁多肉脆,有浓郁的芳香气。因为味道特酸,故只能作为上等调味料,用来调制饮料菜肴、化妆品和药品。
功效:
柠檬性温、味苦、无毒,具有止渴生津、祛暑安胎、疏滞、健胃、止痛等功能利尿,调剂血管通透性,适合浮肿虚胖的人群。柠檬袪痰功效比橙和柑还要强,吸烟者要多吃柠檬。柠檬越酸越营养,柠檬酸汁有很强的杀菌作用。
适宜人群:
暑热口干烦躁、消化不良者,维生素C缺乏者,胎动不安的孕妇,肾结石患者,高血压、心肌梗死患。
慎食人群:
胃溃疡、胃酸分泌过多,患有龋齿者和糖尿病患者
●枳●
所谓橘,生于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枳,果近圆球形或梨形,汁胞有短柄,果肉甚酸且苦,带涩味;种子阔卵形,乳白或乳黄色。花期5-6月,果期9-11月。中国各地均有栽培。广泛栽种作为绿篱。
功效:
枳味苦、辛、微酸,性微寒;具有破气消积,化痰散痞;疏肝和胃;理气止痛;消积化滞。主胸胁胀满;脘腹胀痛;乳房结块;疝气疼痛;睾丸肿痛;跌打损伤;食积;便秘;子宫脱垂。
适宜人群:
产后腹痛者,胃下垂者,大便不通者
慎食人群:体虚久病和孕妇
●橙子●
橙子是橘子和柚子的杂交品种。品种有锦橙、脐橙等。常见的主要指甜橙。果实呈圆形或长圆形,表皮光滑,较薄,包囊紧密,不易剥离。肉酸甜适度,富有香气。
功效:
橙子性微凉、味酸甘,具有养阴清热、生津止渴、健脾滋肝养胃的功效。此外,橙子还是解酒的“高手”之一,并且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
适宜人群:
有烦热、口渴多饮,或是胃阴不足引起的消化不良,以及饮酒过度、恶心呕吐等问题时,不妨多吃一些橙子,特别是对那些胃酸分泌减少以及血脂、血糖紊乱者更是适宜。由于橙子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所以,想要在冬季增强免疫力的人不妨多吃点。
慎食人群:
因橙子“性格”稍带“冷血”,所以脾胃虚寒、怕冷怕凉、餐后腹胀的人应当少。
听说橘子吃多了会上火?对于橘子来说,引起「上火」的罪魁祸首还是有嫌疑人的,那就是——橘子中的糖。
因为吃起来很方便,味道也酸酸甜甜,完全不会觉得腻,特别是砂糖桔什么的,很多人都是一筐一筐地吃。橘子吃多了,就意味着糖分也没少吃,毕竟橘子的含糖量也有10%呢。
一方面,高糖分会使得喉咙处的细胞由于渗透压而脱水,导致嗓子发干发涩;
另一方面,高糖分会还会带来过高的血糖负荷(GL),可能会加重痤疮,也就是长痘;
另外,有一些敏感的人,还可能因为橘子中的果酸,感到牙龈和胃部不适。
以上种种汇总起来,就很可能是人们认为「橘子容易上火」的原因。说到底,都是吃太多惹的祸。
每天应该吃多少?营养再好,水果也不能当饭吃。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的推荐,每人每天新鲜水果的摄入量应为00~g左右。折算到柑橘类,差不多也就是两个中等的橙子,或者三四瓣大柚子的量。两餐之间作为零食,防饿又健康。如果实在爱吃,也没有血糖困扰,多吃一两个橘子也没问题,少吃半碗饭就好。
另外要强调一点,喝橙汁不等于直接吃橙子,水果最好的吃法就是自己啃。
还有个问题是……
听说吃多了橘子皮肤会变黄?真的吗?
嘿嘿,这可不是谣言。
如果吃太多柑橘,其中的胡萝卜素大量进入血液,就可能变成「小黄人」。不过,这只是短时间的「颜值问题」,并不会影响健康。只要暂时不吃黄色蔬菜水果(比如胡萝卜、南瓜),过一两周就能恢复正常。
橘子、柚子、橙子……到底是啥关系?水果圈普遍没节操,这些水果的关系真的有够乱。
橘子、柚子、橙子、柠檬、葡萄柚……这些芸香科柑橘属的成员们,其实都是三位「老祖宗」经过重重杂交得来的。
这三位元老是:
香橼(yuán):佛手就是一种长得漂亮的香橼;
柚:不解释,大家都吃过;
宽皮橘:果皮和果肉之间很宽松,大家最熟悉的应该就是南丰蜜桔。
于是乎~
懂了吧~
文/综合百度百科、丁香医生、新浪网等整理
图/源自网络
赞赏
|